到过河北涞源的人都知道,翻越崎岖的十八盘,堵车堵得人提心吊胆,路远道难行,河北涞源的偏远成了同感。生活在河北涞源的人都知道,沟沟叉叉里,走亲访友,贩运山货,长远发展中,矿产、旅游、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条平坦的路成了代代人的期盼。
县委书记高文才说:把公路这项基本的公共服务项目覆盖到贫困区、重灾区、产业隆起区是涞源崛起的首当其冲,这不仅可以打开“山门”也可以打开百姓的“心门”。2012年,随着450公里公路的开工、开通,改变了人们的老印象,点燃了大家的新希望。
108条乡村路 打开百姓致富的希望之门
新春刚过我们来到涞源县坡水村走访,在村里的戏台前,我们看到北京的商户正在这里收购小米,村主任靳军子告诉我们,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遇见北京的商户上门来收米。北京的张老板说,我们早知道这里的米不错,只是原来这边的路太难走,所以很少过来。
坡水村是位于涞源县最北部留家庄乡的一个小山村,从建村到现在该村都是土街石路,村主任靳军子说:“前两年有了村村通,去年村里的路面也硬化了,特别是到县城的涞蔚线也通了,原来癫癫颇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20多分钟,不光我们村高兴,金家井和留家庄这两个乡的百姓哪有一个不高兴的”。
金家井和留家庄两个乡地处河北涞源县的北部,盛产小米、土豆和山臻,是无公害谷子的重要产区,但是由于涞蔚线年久失修,加上7.21的一场洪水,交通几乎瘫痪,公交车价钱翻倍涨,土特产一度滞销。7.21后该县投入 1200多万元 ,抢时间,抢进度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修通了这15公里路,解决了两个乡百姓的一块心病。
在县交通局我们了解到,2012年该县包括灾后重建在内,对350公里县、乡、村公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和重建,总共投入资金5.5亿元。110多个村,10多万人口因此受益。至此,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正在逐步实现户户通。“跑、跳、绕”的路变成了“畅、通、达”,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打开了百姓的致富之门。
投资800多万菜村岗至荆山口旅游专线和张石高速引线的开通及下银线白石山段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三条崭新的公路围绕在了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脚下。周边十几个村的百姓看中了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现在登记建设农家院的百姓超过了300户,庄伙村的刘二小说,这么多年,我们守着白石山景区,不是致富无门,只是没有“路”呀,现在好了,路通到了我门前,我的农家院今年就开工建设。随着交通的改善,百姓的生产方式在变,农民迈出了向市民转变的脚步。
12条城市道路 推开城镇化建设的大门
赵臭子今年40多岁,从小在城区办城里村长大,从结婚到现在已经搬了两次家,两次搬家都是因为城市路网建设的需要,他说,第一次搬家后修通了北环,再次搬家后又修通北外环,城市变得几乎找不到原来的踪影。原来荒凉的地方变成繁华地段,原来没有路的地方有了纵横交错的街道。
按照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要求,该县结合实际,把城市分成了主城区、白石山旅游度假区、涞源河北经济开发区三大功能区。2012年伴随着两条高速连接线的建设,城区形成了六纵六横路网格局。阔别老家10多年的张成,从上海回到山城,兴致勃勃的爬上烟墩山生态公园,一个劲的给老家拍照,感慨的说:“小县城长大了,添了城市的味道”。
在去年的城市路网建设中该县除了修通两条高速连接线之外,还对广源、同裕、富强等 3条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投资4个多亿,在主要道路下铺设了综合管沟。特别是两条高速连接线施工中,业主针对该县土质含水量大、承载力达不到施工要求的现状,不惜增加建设成本,全部进行了砂砾换填,共换填砂砾49.12万方。
原来从县城到白石山西门,开车得“摇晃”将近一个小时。现在我们开车,60麦的车速,用了不到20分钟就到了山下。这条今年开通的引线不仅服务了高速公路,也成为了主城区与几个规划中的新区及白石山景区的重要纽带,更像一座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常年在县城跑出租的李师傅说:“现在路平了、宽了、多了,不管客人想去景区还是商场、学校、医院,哪里都很顺畅”。
代县长肖明旺说:“今年修通的张石高速南北两条连接线,不仅改善了城区的交通环境,更重要的是构筑了城市的框架,把白石山景区,空中草原景区,还有雨润食品工业园,白石山旅游度假区、涞源河北经济开发区、滨湖新区全部串在了一起,城市的分区更加明显,路网功能体现的更加充分,这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1条高速路 延伸涞源崛起的机遇之门
2012年12月22日,让河北涞源人期盼已久的张石高速终于全线贯通了,家住县城的刘芳菲是涞源国旅的经理,高速开通当天就开车去了保定,感受了一下高速的快捷,她说:“以前外地的旅行社都不愿意做涞源的团,因为一旦堵车就赔钱,现在我们的生意应该更好做了”。 旅游局长刘春阳说:“伴随着张石高速的全线贯通,今年涞源旅游的市场将从涞源以北以西,延伸到以东以南地区,接待游客量将超过50万人次,预计创社会效益2.5亿元”。
张石高速涞源至易县段由于受地质环境和资金紧张的制约,一直在艰难的推进。2012年在县委政府的积极跑动下,在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施工队伍昼夜奋战,抢时间、抢进度、按照市委要求在2012年底实终于开通了涞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现在从涞源到北京和石家庄的车程仅两个半小时,到保定一个半小时,与原来相比节省了50%的时间,而且再也不用为堵车提心吊胆。这条高速的开通,让河北涞源内联京津冀,外联晋陕蒙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晋煤外运的能源通道更加通畅,不仅造福了涞源,也造福了周边省市。
随着高速的开通,一股发展的春风,也穿过崇山峻岭进入了山区涞源。2012年12月28日,总投资150多个亿,19个项目在涞源集中签约,至此在涞源投资兴业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了3家,中国五百强企业达到了6家。涞源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正伴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不断向经济优势转化,扩大,拓宽了了河北涞源聚集优势,加快发展的机遇之门。 |